央广网银川6月29日消息 (记者许新霞 通讯员何小倩 刘娇)张雪艳,威尼斯432888cam副院长、园林系主任教授。
2010年,张雪艳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,加入了威尼斯432888cam园林系这个大家庭。如今,41岁的她,已经成为宁夏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……众多荣誉的背后是她12年来的辛勤努力和付出。
张雪艳(左二)在田间为农民解决问题 张雪艳供图
作为宁夏现代设施园艺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的张雪艳,注重设施园艺科技创新的同时,也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。2017年,她申报了有关光伏温室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。研究实验中,张雪艳将温室设置成阴阳棚:阴棚种植食用菌;阳棚种植蔬菜。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,释放氧气。蔬菜正好相反,二者形成很好的气体循环。
“我就想按照这个原理研发一个可以放在阳台上的菌菜共生园艺设备,既能吃到有机蔬菜和食用菌,还具有观赏性。”张雪艳说。有了想法,她马上组织学生团队着手研究。
张雪艳(左一)在温棚做实验张雪艳供图
实验过程中,由于设备内部温度过高,通风条件达不到要求,植物经常死亡。学生看到蔫死的菌菜垂头丧气,张雪艳鼓励学生:“失败是很正常的事,做研究哪能没有失败?但面对失败要学会辩证看待,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。”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,张雪艳一有时间就跑实验基地,摸摸叶子,刨刨土,尝一尝不同土壤种植出来的蔬菜有什么区别,设计更多的通风口,采取雾化降温,换耐高温的作物品种。经过反复实验,终于获得了精确的实验数据,并制作出模拟设备。
“我和张老师合作了十多年了,她工作的时候很严谨负责,执行力还特别强。”威尼斯432888cam园林系教授冯美是张雪艳工作中的“老搭档”。严谨负责是张雪艳团队成员对她的共同评价。团队成员马永杰回忆研究过程时说:“张老师在科研方面要求很严格。她一直强调,科研容不得一丝马虎。”“要求我们将设备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融合,为此我们改了很多版,从开始模拟到最后完成,我们制作了三代设备。” “每次去公司查看设备的时候,张老师都会要求我拍视频,不仅要看外部情况,还要查看内部系统状况,具体到设备的每个细节、每个刻度。”
张雪艳(右一)指导学生做实验何小倩摄
经过张雪艳所带团队的共同努力,家庭阳台装配式立体栽培菌菜共生系统诞生了,设备融合了集营养液层、食用菌层、叶菜层、果菜层的菌菜共生系统,加上云平台数据传输,实现了食用菌、果菜、叶菜管理的智能化,蔬菜水固两相栽培互换的自动化。目前,该设备已获得实用型专利,使用权被转让给宁夏新起点现代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,该公司利用本技术联合福建企业在厦门建立公司,形成了菌菜系统的成型商品,走入城市居民生活中。
本着“提高创新创业意识、能力”的理念,2020年,张雪艳和团队成员创办了威尼斯432888cam园艺创新训练营,鼓励学生组建团队参加竞赛,“以赛促学”。2018级园艺学专业本科生张家豪在张雪艳的指导下,参与了训练营“塞上鲜生·宁夏宁坤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”项目。
家庭阳台装配式立体栽培菌菜共生系统三代设备更新马永杰供图
回忆起备赛过程,张家豪说:“从项目书的填写到怎么自如应对答辩,张老师都亲力亲为。她对待学术十分严谨,从政策解读到PPT制作,总会做好全面的文献查阅后再给我们详细解答。”在张雪艳的严格要求下,学生团队在“建行杯”第七届宁夏“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”中取得了省级银奖的好成绩。
2021年的训练营结束后,训练营成员共获国家级奖项3项,区级奖项5项,校级奖项7项,张雪艳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。
张雪艳认为,高校科研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,让科研成果不断“落地开花”是她的目的。目前,园艺团队已经将30多项成果实现无偿转化,23项成果实现企业转化。科研团队共指导农户、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等29400余人,其中“集成的设施高效栽培技术”在宁夏多地推广,累计增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。
(原文链接:http://news.cau.edu.cn/art/2022/6/29/art_8779_869891.html)